Sunday, November 26, 2006

行佛义走2006

各位青年朋友们,今年度行佛义走的活动已经圆满结束了。
在此贴上几张照片与大家分享,以下的所有图片提供by林雄师兄,
每一张都拍得很自然哦^_^


大家相约聚集在未来新道场工地,目的不二,莫不为结缘而来…




每一场活动几乎少不了我们这群帅哥美女青年义工


大家随师一起行,把握因缘边走边请示佛法,法喜充满…


难得发现来自于佛国的子民-印度同胞也来捧场支持哦!




上慧下昭法师有趣生动的开示,让在场的大众笑得不亦乐乎。
还有…还有…法师的歌喉也不赖哦!连我们都成了法师的[粉丝]了呢^_^




与此同时,妙昙法师率领青少年一起为大德洗车筹款。


一佛出世 千佛护持,大家可找到自己的相片了吗?

[后记:更多照片欣赏,可以点选位于我们这片交流园地左边的照相簿连接,或浏览林雄照相簿,谢谢]

Thursday, November 23, 2006

我平凡,但我很重要

最近真的好忙、好忙…
年终佳节旺季 手头上的工作
有如潮水般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双眼长时间注视着电脑屏幕
真有说不出来的疲惫 身子也明显越来越弱

今天早上上班途中惯例拨电回家
我微咳的声音 让电话另一端的老妈子听到了
还频频劝我 干嘛把自己弄得这么忙
累坏身子就可麻烦了
千万不可将自己看得如此重要!

诸如此类的话 不止一两个人对我说过
我知道 他们的出发点无非是出于关心
是实话实说 因为我既不是什么领导
更不是什么名人 无权无势
他们没必要对我说假话
对他们的好意 我打心底里感动和感激
同时另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

他们的话不无道理 但过后静心下心来一想
对他们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
的确 我很平凡 虽然我很平凡
但我觉得我很重要 而且非常重要

我家里弟妹不多
唯独我一个在外坡工作
虽然至今平平淡淡 谈不上事业有成
但母亲却不嫌弃不责怪
每次回家 她老人家总是显得很激动
早早站在家门口等着
还不时忙着张罗我最爱吃的膳食
听邻居说 这些日子母亲天天唠叨
担心我是不是病了 或者工作不顺心了
我知道 我是母亲最心痛最牵挂的儿子
我在母亲的生命里的分量可想而知

修学佛法是我一生的动力
虽然我在佛光贡献不多
但是我还是非常感恩
佛光为我们提供了发挥潜能的舞台
这些日子里 我领悟了小螺丝钉的哲理
是的 人间不能没有佛法 佛教亦需要我们
虽然还谈不上弘法利生 大彻大悟
期许自己 学佛路上 能够奉献一己良能
给人方便、给人欢喜、给人信心、给人方便
创造人间净土 当然少不了你、我、他
菩萨道上因而走得更加踏实

是亲情、佛法和生活
让我自我感觉很重要 因为我重要
我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人生
从而以积极的态度对待人世间的一切人和事
我的心情更加舒畅愉快

认为自己很重要 并不等于妄自尊大 趾高气扬
相反 更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平凡 更加谦虚谨慎
更加把自己的工作做精做细做实 做到极致 做得扎实
认为自己很重要 说穿了 是一种积极的阳光心态
一种昂扬的情绪 一种奋进的力量
一种潜力的挖掘机 也是一种做人的智慧
由此所产生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因为觉得自己很重要 自己要付出更多 担当很多
但只要心情舒畅 心甘情愿 心理年轻
即使付出再多也无怨无悔

Wednesday, November 22, 2006

人间网络抄经





人间网络抄经

最近发现的抄经网站, 个人诚意推荐.
抄经时还有佛教音乐陪伴很不错哦!...

必须先成为会员后,才能抄写经文
大部分大乘经典都有
请先确认经典是以简体字或繁体字书写
要不然系统会一直要求纠正错别字

建议先从"心经"写起
会比较简单容易些

Friday, November 17, 2006

为自己喝彩




照片提供:David(同事送我的笑脸钥匙圈^_^)

曾经走过的路
总在为别人加油
为别人鼓掌 喝彩
全然忘了在欣赏别人时
那个不应该被遗忘的
最该受到不断鼓励的人——自己。

也许望着那深秋飘零的落叶时
伤感自己的才华被埋没
也许为自己不善言语
笨拙的手笔而自卑
也许正在遭遇挫折
忍受痛苦
但要记住
生命中的每一个挫折
每一个伤痛
每一个打击
都有它的意义

何必那么苛刻
在意别人的眼光 别人的想法
何必非要别人来肯定自己
为什么不自己肯定自己呢?
体现自我价值呢?

在人生的舞台上
我们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人生这条路
难免起伏不定
不妨停下脚步
为自己喝彩
满怀希望地面对明天 

在曲折的隧道里穿行
需要一束光亮 驱散走黑暗
在天际的荒漠里跋涉
需要一声问候 打消寂寞
但是 十有八九不是现实的
一切只是梦想的奢望
黑暗中、荒漠里
只有靠自己点亮光明 燃起希望
因为我们会为自己不断地鼓励 不断地喝彩
所以才会有十分的自信
和十二分的勇气与力量
去迎接生命的一切

为自己喝彩
就不会沉沦在痛苦之中
为自己喝彩
才有勇气和信心去面对这多变的人生

朋友,学会为自己喝彩吧!
也许你是花丛里最美丽的一朵
也许你是星空中最闪亮的一颗
也许成功就在你的面前
相信自己 为自己喝彩:
我行、我能、我可以

让我们以年轻的血液
年轻的心灵 年轻的憧憬
去描绘坐标中那最灿烂的轨迹吧!

(文章摘自:红龟糕心情部落)

最新活动预告



Monday, November 13, 2006

我拍、我思、我写




各位青年朋友们
为了使我们这片菩提园林更加多姿多彩
更加生活化
欢迎大家分享心情的点点滴滴
以弘扬人间的善美

随着时代的变迁
人人手中一机已经很普遍了
使用手机
捕捉您心情的点点滴滴
拍下身边善美的人、事、物
诚邀您
一起谱写生命的感动

您可以将手机照片/video
连同几句短文
mms 给我 9856 5384
或者电邮至:dcfc78@yahoo.com
然后我再将之贴上
与大家一起分享
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就让版主我先开始吧!(Sample)




(照片提供by David:早上上班时拍摄的)

原来幸福如此简单

今天的天气开始有点凉凉的感觉,
早上出门上班的时候还感觉到有些冷,
中午下班去吃饭,走在路上,
温暖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暖的,
是那种暖阳,感觉很舒服,
整个心里都温暖起来。

突然就觉得自己很幸福,
可以在这样的天气晒着暖暖的太阳,
其实幸福就是如此简单。

以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
这样就会觉得自己很幸福,
发现生活中
很平淡很简单的快乐。
健康的活着,就已经很幸福了。
冬天已经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更多我的心情故事,欢迎浏览红龟糕心情部落


p/s:其实大家不用担心所需文字的多寡,但求简单写实就好,再不然只发照片/Video也可以 ^_^

Saturday, November 11, 2006

精彩部落格分享

各位青年朋友,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我们这个部落格里头,友情连接(Link)的网页都十分精彩。在此向大家推荐几个精彩的部落格,让我们一起来共同分享吧 ^_^




1.台湾丛林学院-男众学部部落格
半畝方塘一鑑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能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2.台湾丛林学院-女众学部部落格
有一天,我们可否还会记得,曾经心动过得硬生命情节。有一天,我们可能早已忘记,生命中闪动的吉光片羽。所以,庸扰中,可?否?停下脚步,让刹那成为永恒的使者,让[可院]牵引您生命的悸动,让[可院]解除您干枯心灵的渴,可否?可!


(这两个部落格都相当精彩,里头的每一篇文章,优美的文字词句、平凡朴实的修行心得,再穿插以动人的摄影图片,使得整个部落格生色不少。欢迎大家给于该网站热烈的支持与鼓励,并且还可以踊跃留言交流一番。)

Thursday, November 09, 2006

2006 成果展 - 青年手语演出

各位青年朋友,我们已经决定了在今年的成果展呈献手语演出,我们将会表演两首曲子:

1.携手向前
2.师父颂

以下就是歌曲的连接,欢迎大家线上收听。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在读书会课后练习了,如果您对手语表演有兴趣,欢迎前来加入我们 :)

師父頌

携手向前

星云大师文集 - 住持下廚





二十多年以前的一個盛夏,午後兩點,九個年輕人來到佛光山朝山會館,和櫃台小姐說:「我們都是大專學生,趁著暑假期間,從北部特地來此一遊,因為是第一次來,人生地不熟,問了好幾次路,轉了好幾趟車才到達這裡,沒想到耽誤了午餐時間。現在大家饑腸轆轆,不知道還有沒有飯可以吃?」由於已經過了供應餐點的時間,知客師只好為他們每人煮了一碗麵充飢。

我那時剛好以住持身分接待完一批客人,正從會館後面經過,偶然看到這九個身體高壯的男孩子狼吞虎嚥的模樣,心想這麼一點點麵,怎麼夠他們納胃?於是即刻到廚房為他們炒了一盤飯,並加熱四道菜。

當熱烘烘的飯端上桌時,九個年輕人一陣驚喜,其中有一個人開口問了:「這樣要多少錢?」

「不要錢,是師父送給你們吃的。」櫃台小姐回答道。

臨走時,他們添了九百元油香錢,當時九百元是一筆大數目,櫃台小姐好歡喜,趕緊向我報告。其實我當時只是想讓這一群疲憊的孩子們飽腹,不料居然得到十倍以上的報償,對於弘法事業不無小補,而最令我高興的是,從門後過道的窗口,看到他們每個人都帶著跳舞般的步伐走出大門。至今我想到他們那種滿足快樂的樣子,心中還是充滿著無限的喜悅。

Thursday, November 02, 2006

文章分享 - 海女的蓑衣




今天终于一口气将这本由慈惠法师著写的《谛听生命之歌》读完,觉得里头内容非常丰富,此外这本书还引用最轻松、最没有负担的方式,将人间佛教的智能、慈悲、欢喜、感恩、愿行……等人生的真理,透过最易懂的文字,搭配各种生动的寓言、典故、巧喻等,以达到藉事说理的功效,因此决定在此贴上与大家分享。

《海女的蓑衣》

有一位年轻的禅者,听说在某地有个禅法高超的老禅师,因此他想尽办法,去亲近这位老禅师,希望藉着这个机会,能学到一点禅法。年轻禅者千里跋涉,终于来到老禅师的住处。一见面,年轻禅者立刻恭敬礼拜,请求老禅师传法教授。

老禅师说:「我很愿意教你,只是我现在身体不舒服,必须出门去抓药。等我回来以后,再跟你谈。」

老禅师话一讲完就出去了,留下年轻禅者独自待在客厅里。年轻人心里很生气,他想:「我千里跋涉来跟你求学,你竟然把我丢在这个地方,而且是为了自己生病要出去。抓药的事情有这么重要吗?学生来向你求道,这么隆重庄严的事情,竟然被摆下来,这是什么禅师嘛!一点点病都放不下,这么在意,这种人有什么修为?有什么禅法?这种人不是高僧,不值得学习!」

年轻禅者越想越气,深觉自己走错了地方,索性心一横,不管了,转头就回去。

过没多久,老禅师回来了。他问:「刚刚那个学生呢?」
旁边的人回答:「回去了,他说不要学。」
老禅师惋惜说:「多可惜啊!我只是想抓个药,回来之后就把禅法传给他,怎么他一下子就走掉了呢?」
「已经走多久了?」老禅师问。
「才刚走。」
「那好,那好,我写几个字,拜托你们赶快去追,把这个拿给他,希望不要辜负他千里迢迢地来到我这里。」

于是,邻人急急忙忙跑去追这个年轻禅者,并把老禅师的纸条递给他。
纸条上面写着「海女的蓑衣」,这是什么意思呢?

海女就是要到海里工作的女人,虽然这些人在海面上工作时,会把全身给弄湿了。可是,当她从家里出来,在尚未到达工作场所的这段路上,如果遇上雨天,她还是会穿上蓑衣出门,以防身上潮湿。

所以,即使海女全身将会湿透,但在雨天里,她还是一如平常穿着雨衣在路上行走,也意味着我们无论做事或生活,都应当好好把握,每一个当下的因缘。

常言道「人生如戏」,纵使人生是一出戏,扮演演员的我们,也得把自己的角色给演好。尤其,在佛教里,提到我们的色身,虽然是四大假合、五蕴无我的臭皮囊,可是我们要成佛作祖,还得靠它来造福修行,藉假修真。因此,每个人都应当好好爱惜自己的身体。那个老禅师去抓药,其实就是一个教育,只可惜年轻人智能不够,没能体会其中的奥妙。

Sunday, October 29, 2006

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菩萨的圣号,在中国、日本、韩国,是没有人不知道的。信仰观世音菩萨,也不限于寺院庵堂,不限于皈依三宝的佛教徒。无论是都市、乡村、深山、海滨,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他们家里差不多都会供一尊观世音菩萨的慈像。

为什么观世音菩萨会受到广大群众的信仰呢?佛教中的菩萨非常多,释迦牟尼佛说《法华经》时,在座的菩萨固有八万之多,就是代表的也有十八位大菩萨。在这十八位大菩萨中,有些菩萨,不但没有人供奉、持诵,简直都很少有人知道。然而观世音菩萨,却成为人人所知,人人所信的标的,这是什么道理呢?

观世音菩萨因为「闻声救苦」,所以名为「观世音」,因为菩萨观理自在、观人自在、观境自在、观心自在,所以又名「观自在」。菩萨还有「施无畏」、「大悲菩萨」、「圆通大士」、「南海观音」等诸多名号。在《大悲心陀罗尼经》中记载,菩萨于无量劫前已经成佛,号为「正法明如来」,其以慈心悲愿而倒驾慈航,再来娑婆度化有缘众生。在《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中,即详说此菩萨于娑婆世界利益众生之事。

观世音菩萨的善应诸方所,亦是下化众生的修行。观音证觉上的菩萨心,就是大慈悲心的表现。普门品〉有如观世音菩萨的传记一样,对于菩萨的应化、慈悲、神力以及遊诸国土度化众生的事迹,叙述甚详。佛陀在经中对于观世音菩萨慈悲化世的广大功德,有诸多赞歎,因而感动无尽意菩萨以璎珞供养。从经文中的对话,所呈现的就是一位悲智双运、福慧具足的圣者典范。

比方说: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能满足祈求生儿育女者的心愿:「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能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也可令众生远离三毒烦恼:「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乃至还能免除火难、水难、风难、刀难、鬼难、囚难、贼难等七种灾厄之苦。总之,虔诚执持菩萨的圣号,菩萨即能以其慈悲、智能、勇猛的威神力加持于祈求者,即得解脱厄难。如经云:「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菩萨除了冥冥中给予众生感应之外,也能应众生的机缘而为说法,如〈普门品〉中所言:应以佛身得度者,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国王身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乃至应以比丘、比丘尼、居士、妇女、童男、童女身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说法等,以三十三应化身度化众生,所谓「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

对于观世音菩萨的信仰及感应的原理,我们应该要有如《华严经》所形容的「菩萨清凉月,常遊毕竟空,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般的体会,那就是闻观世音菩萨名号时,口中称念,身行礼拜圣像,同时要生起清净心,以专一其心驱除一切杂念妄想,思惟观音愿行,如此身口意三业合而为一,则观世音的心就是我的心,我心与菩萨心合而为一,自然能「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由于观音信仰的普及,及众生的虔祷,而感应菩萨示现各种不同身相,以救苦救难,所以观世音菩萨的造像亦多不胜数。如「白衣观音」、「竹林观音」、「鱼篮观音」、「水月观音」、「琉璃观音」、「蛤蜊观音」、「送子观音」、「马郎妇观音」、「十一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其中大多以庄严貌美的女性身相示现,因此有说观世音菩萨是为女人身。其实观世音菩萨的形像,由于应化无方,所以相状也就不一,经载菩萨应众生的祈求,而感应不同身分,作为度生方便。除以国王、妇女等身为有缘众生说法度脱外,在必要的环境下,菩萨也示现天、金刚神、阿修罗,乃至龙、鬼、蛇、鸟等众多类形,以摄化众生。因此,信奉者对于菩萨是否为男为女,大可不需在外相上加以分别。

观音菩萨给予人间的救济,是随处示现的,他以十四种无畏、千手千眼,慈愍众生,救苦救难。如:「唐文宗嗜食蛤蜊,菩萨即现身度化」,「宋朝永觉禅师受牢狱之灾时,称念观世音菩萨,刀寻断断坏」,「孙中山先生遊历普陀山时,曾亲眼目睹菩萨显现灵异事迹」,「以屠宰为业的不孝子,朝拜南海时,蒙观音指示『反穿衣,倒踏鞋者,即是观音老母』」等,诸如此类菩萨度化众生的事迹,在《观音灵感录》中,载录甚多。

吾人信奉观世音菩萨的真正意义,在于「念观音,拜观音,更要自己做个观世音」。观世音菩萨能为众生施予无畏,吾人亦应效法菩萨,加强自我威神力的提升,具有慈悲力、智能力、勇猛力,做众生的保护者。因此:
  
对于意志消沈,灰心失志者,应效法菩萨给予鼓励。

对于被人加害,灾难临身者,应效法菩萨给予解救。

对于遭遇挫折,险阻艰困者,应效法菩萨给予助缘。

对于误入歧途,迷失方向者,应效法菩萨给予指引。

家庭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传统的中国社会,十分重视家庭伦理,因此,有所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等伦理关系,而《礼记.大学》也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这都是说明家庭的重要。

佛教是以人为本的宗教,从个人的身心净化到家庭的建设,佛陀提出更实际,更有智能的办法。例如佛陀度化须达多长者的媳妇玉耶女,使她改掉骄奢傲慢的性情,养成和众乐群的性格,终于挽回濒临破碎的家庭。佛陀为善生童子讲说奉养父母、夫妇相处、家庭经济之道,使善生回迷向正。

夫妻不是冤家,儿女不是债主,家庭更不是牢狱,而是和乐互敬的净土。家庭的和谐则要婆媳尊重,妯娌互助,和睦邻里,勤劳赞美,做一切众生「不请之友」,让自己成为别人得度的因缘。
  
社会要如何圆满菩萨道呢?

现今社会面临的问题有:战争的威胁、金融的危机、种族的冲突、生态的破坏、伤残的福利、人口的老化、失业的犯罪、贫富的不均、婚姻的暴力等。如何建设安全、安心的圆满社会呢?佛教提出「天下一家」、「法界一如」的理想,从「人权」的尊重到「生权」的提倡,尊重包容中,同中存异,异中求同,以「无缘」的慈悲,创造安和乐利的美好社会。

佛教理想的社会,是要让居住的环境庄严堂皇、雄伟宽阔;要让自然的生态整齐清洁,平坦优雅;要让人我的相处和善、友爱、赞歎、互助;要让饮食的生活清淡自然,衣食无忧,各取所需;要让休闲的生活欢喜舒畅、安然自在;要让经济的生活勤俭富足,喜舍共有,七宝具足,自然充满;要让信仰的生活恭敬供养,称颂赞歎。

禅茶一味

你有多久没有坐在椅子上慢慢啜饮一杯茶了呢?对许多人来说,茶有多用途功能;对口渴难耐的人而言那是解渴的饮料,对以茶会友的人来说是叙旧谈禅的简易方法。如果你也想品尝一下「言诠不及,明心见性」的禅趣,现在就来体验看看吧!



[东方美人]

东方美人,茶汤香醇,呈红橘金黄琥珀色之明丽润泽,茶香中帶有薄荷香,入口甘甜圆滑,自然风味绝佳,堪称茶汤中之极品。

材 料
1.紅茶 适量
2.薄荷叶 少许

作 法
1.新鲜绿薄荷洗净后,沥乾水分,备用。
2.將茶葉和薄荷放入瓷壶内,注入热开水,浸泡10至15秒。
3.将茶水倒入预先温热过的杯子内,上面以少許薄荷葉裝飾,即可饮用。

料理秘诀
.茶叶量约壶中的1/2或3/4。
.水温大约85-90度左右为宜。
.可视情况酌加薄荷叶。
.喝茶要先享受茶香,其次观察茶汤颜色,最后再尽情啜饮。

营养成分/人: 蛋白质10.2克,脂肪6.3克,醣类12.1克,热量141.7大卡

(此茶还可以变化出许多花式喝法,例如加入鲜奶,就成了香甜奶茶;也可冰凉再喝,或是加入水果调制成素鸡尾酒。)

好歌分享——師父頌




菩薩行者乘願來

千金一諾入棲霞

虔禮觀音增福慧

勤苦參學立僧格

飄洋過海興佛教

弘法度眾六十載

初演妙法於宜蘭

為興佛教建叢林

分秒必爭弘法利生

無怨無悔奉獻犧牲

您是人間佛教的行者

您是娑婆世界的導師

您是佛光教團的光明



powered by ODEO

Tuesday, October 17, 2006

近期活动预告

今天很高兴收到师父的留言:

交流园地的功能与使用方法

成果展讨论区

很抱歉因为版主目前电脑Re-format,因此拖到今天才得以上网发帖。好吧!就让我来向各位青年朋友报告近期的活动预告:

1.佛光青年乐团开课咯!
日期:10月29日(星期天)
时间:下午2点 ~ 3点半
地点:新加坡佛光山

2.三归五戒及佛学讲座
日期:11月25日(星期六)
时间:中午12点(三归五戒) 、 晚上7点(佛学讲座)
地点:光明山无相殿

3.行佛义走
日期:11月26日(星期天)
时间:早上7点半 ~ 中午12点
地点:榜莪-佛光山新道场

4.佛学会考
日期:11月19日(星期天)
时间:下午1点半 ~ 下午3点半
地点:新加坡佛光山

5.成长与承担团康营
日期:12月8日 ~ 10日 (星期五 ~ 日)
报到时间:星期五下午2点
地点:弥陀学校-榜莪
名额有限,请尽早报名参加!

活动众多,节目精彩,欢迎大家拨冗(抽空)参加!

星云大师 - 不要做海豚


初到台灣,住在中壢負責中國佛教會新竹縣支會的妙果老和尚要我協助回覆信函、公文,每次去那裡,做完事之後,他就叫人送一杯牛奶給我喝。他是非常慈悲,但我覺得自己好像海洋世界裡的海豚,做完表演,就得到一條小魚的賞賜,心裡很不是滋味。多年之後,我收徒納眾,看到跟隨我的弟子們做事情也希望我能給他們一些讚美或獎品,我不禁想起過去的往事,因此對他們說:「希望你們不要做海豚,只要求一條小魚吃!」 自古以來,人雖貴為萬物之靈,卻還含有動物貪婪的習性,所以一些在上位者就利用一般人的這種習氣,給予好處,作為領導的要訣,例如:軍隊戰爭勝利時,皇帝便封官賜地;地方人士做了一點慈善事業,父母官便賜匾授爵;為了攏絡外強,使不侵略國土,便舉行聯婚;為了平服內患,開出種種優厚的條件,以招其來歸。即使如堯賜女兒給舜、萬眾擁戴治水有功的大禹、唐太宗為和番而下嫁文成公主、趙匡胤黃袍加身、杯酒釋兵權……等等,如果將人類心理分析透徹,無非也是一種餵小魚給「海豚」的想法....

(阅读全文请下载:http://www.savefile.com/files/167058

Thursday, October 12, 2006

Tuesday, October 10, 2006

随心集1– 自由自在


曾经以为自由,是无所牵绊、为所欲为的。我一直热爱这种所谓的自由,享受着可以随意过活的时光。在很多的选择面前,往往都会被个人的意愿主宰着生命的方向。我以为,自由是天底下最棒的快乐来源,只有它才能让我拥有最广阔的天空。

但是自从我步出社会工作了之后,机械般的生活以及来自工作紧张与压力,还真的是压得快喘不过气来。逐渐周旋与忙、茫、盲之间,这并不是我要所追求的生活方式,因此我决定重新思考自由的定义。

[追求我梦寐以求的自由,就真的会自在吗?]
[如果无法在此刻实现无所牵绊、为所欲为的生活方式,就真的失去自由了吗?]
我一直都在寻觅着相关的答案。

就在前阵子,前往新山参与三天两夜禅修营的时候,我终于找到了解除我心中疑惑的答案了!这段期间,当我开始盘腿静坐的时候,耳际传来的是不远处回教堂的祈祷声。以前每当听到类似的祈祷声,心里会开始烦躁与厌恶,觉得那是一个噪音,恨不得它赶快结束呢。

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禅修练习之下,专注於一呼一吸之间。心,渐渐地沉淀下来,而且思绪也越来越清明了。接着也开始学会观察每个念头的升起,学习不带着惯有的反应模式。在每个[当下],纯粹用心去体会周遭的一切。喝茶时喝茶,做务时做务,吃饭时吃饭,就如此简单。

感恩导师指导的[观音]禅法,让我学会抛开一直以来为自己所设下框框的观念与成见,亦了知这一切都是先入为主的想法。教堂传来祈祷的声音依旧,但是只要以一颗清明的心去感受与接纳,就再也不会觉得那是噪音了,虽然听不懂内容,但是细听之下,用心感受那朗诵声潮的起伏转折,还觉得蛮好听的嘛!

用想法来判断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有限的世界;
用想法来聆听的时候,忠言皆逆耳;
用想法来观察的话,很可能触目皆是令我们感到不满的事物…

我们都惯性的以为,限制我们的是环境与际遇,却没想到最大的限制,来自于观念与想法。

真正的自由,不必苦苦追寻,也不用紧紧捉着不放,只要能够体会生活中的每一个当下,我们却可以时时都活得自由又自在呢!

在此祝福大家,身心皆自在…^_^


(Artical taken from : http://angkukuehblog.blogspot.com)

Sunday, October 08, 2006

[佛光青年乐团] 招生咯!



各位青年朋友们,这里有一项好消息带给大家:

新加坡佛光山将增设一组[佛光青年乐团],欢迎各位音乐爱好者,以及对学习乐器有兴趣的朋友参加。

开课日期:10月29日开课

练习时间:每逢星期日,下午两点到三点半

学费:每十堂课 $10

联络人:David 9856 5384

报名地点:新加坡佛光山 Singapore Fo Guang Shan
146B, Paya Lebar Road #06-01 ACE Building S'pore 409017
Tel: (65) 6842 3725, Fax: (65) 6842 3245
Email : admin@blia.sg website: www.blia.sg


由于名额有限,欢迎大家尽早报名!

Saturday, October 07, 2006

星云大师 - 老二哲学

人都喜歡做老大,不喜歡做老二,因此中國人有句俗諺
「寧為雞首,不為牛後」。其實做老二的人,好像一位副主管、
一座橋、一瓶潤滑油,一個團體若能有這樣的靈魂人物,
氣氛必定和諧,政令也易通達實施。

做老大,要有做老大的條件,若條件不足,擔子也挑不起來。
但一個優秀的老二,比主管還難當,提供下列四點老二哲學:

第一、輔助主管領導:主管在領導上若有不圓滿,或是欠缺之
處,做老二的人就要輔助主管,上下協調,讓團體平安。好比
諸葛孔明忠誠輔佐劉備、劉禪,鞠躬盡瘁,留下千古美談。
在外人看來,這樣的工作好像很辛苦,但一位懂得舉重若輕的
老二,懂得成功不必在我,自然心甘情願、付出一切。

第二、幫助屬下建功:做屬下的人,都希望被提攜,或是有
磨練表現的機會。身為副主管,與屬下更親近,自然了解如何
激勵手下,使他們更願意投入工作,獲得成就。「培才愛人」,
是為人主管者愛護屬下、提拔屬下、凝聚團體力量的基本胸襟。
團體有了成長力,必定處處朝氣蓬勃。

第三、代人承擔過失:無論從事各種行業,難免有功有過。
做人要能功成不居,過失不諉。一個團體中,如果人人
爭功諉過,則不能和諧,無法發展。因此當屬下有了過失,
做人處事無法周圓時,做老二的人,要替屬下多承擔一點;
有時,為了大局發展與未來,做老二的人,也要懂得為主管
多擔當一些,表示自己有力量承擔。

第四、功勞與人分享:一個團體的功勞,或是好事,
要能與主管或基層幹部分享,因為有大眾才有個人。
所以有好處要不爭利,有利益要不能獨占,不論多少功勞,
一定要有個觀念:「這個功勞是大家成就的,應該分享給大家,
將光榮歸於大眾。」一間公司、一個團體,會因有一位好的
老二人才,而得到很大的利益。

謙沖為懷的個性、堅持遠大的目標,是新一代領導者應有的
風範。人的很多煩惱,都是因為不懂退做「老二」,若能懂得
老二哲學,自會有另一寬廣的空間,這也是我們現代社會
需要的。以上提供四點老二哲學:

第一、輔助主管領導, 第二、幫助屬下建功,
第三、代人承擔過失, 第四、功勞與人分享。

Thursday, October 05, 2006

中秋节快乐^_^



转眼又是中秋,空气已经弥漫着阵阵的月饼香,还有淡淡的茶香味。
佛光青年读书会全体学员们,藉着这个温馨的佳节,祝贺大家福慧圆满,中秋快乐!

新加坡佛光山将会在中秋节当晚庆祝中秋联谊会。

日期:10月6日(星期五)
  时间:晚上7点半开始
  地点:ACE大厦天台
  费用:成人$8/儿童$4

(首30位到场的来宾可获取结缘品一份)

阖府统请,欢迎大家前来参与,精彩节目,万勿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