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有一首偈语说:「饥来吃饭倦来眠,只此修行玄更玄;说与世人浑不信,却从身外觅神仙。」修行本是如此,日常生活里处处有禅味,吃饭睡觉中都能见出自己的清净本性。
如何吃饭睡觉才是修行,才能悠游自在呢?从前的高僧大德生活简朴,粗茶淡饭而怡然自得;现在的人豪华奢侈,山珍海味,却烦恼无尽。这便是「修心」和「著境」的差别。
就饮食而言,食物能够滋养我们的色身,固然是重要的,但是许多人常过份贪著,没有节制,随著自己的喜好,暴饮暴食而伤害了身体。如何吃得健康卫生并且不离修行呢?佛教在进食时的心存「五观想」就是一种不离修行的健康饮食法。
佛教认为进食时应存有五种观想:
1.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2.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3.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4.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5.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一、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古人说:「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平时所吃的饭菜,都是由农人垦植、灌溉、施肥、锄草、收成,然后经由商人贩卖,再淘洗、炊煮,最后送到我们面前,不知已花费了多少人的功夫与心血。所谓「锄禾正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所以,当我们用餐时,应当要心存感恩及惜福的心。
爱物惜福,本是生活的美德,但是现代社会,经济繁荣,物质丰裕,许多人已习惯奢侈浪费,饮食无节制,或任意糟蹋丢弃,暴殄天物,不知惜福。有一个故事说,有位富翁,家财万贯,生活奢华,常常将米粒丢弃在水沟里。有位节俭的出家人,每天从水沟里将这些米粒捡起来晒干,并加以储存。后来遇到饥荒,富翁沦为乞丐,这位出家人便以富翁过去丢弃的米粒施舍给他,富翁知道后,觉得非常惭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应该「当得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时时提醒自己要勤俭惜福。
佛门中,饮食都是檀越所供养。《僧只律》说:「皆为信心檀越减损口腹,为求福故,布施我等,所谓檀信脂膏,行人血汗,若无修行,粒米难消。」「佛观一粒米,大如须弥山;汝若不了道,披毛戴角还。」一粒米是集合一切因缘所成,怎可轻易浪费?所以,做个佛弟子应该生惭愧心,对于饮食要知道惜福,是好是坏,都不生增减贪著的心。
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身为佛弟子,接受饮食供养时,要反省自己的行为是否合乎道德戒行?能受得起供养吗?如果具备勤修三学、化导众生的二利德行,称之为全,便可以承受供养;没有具备的,则名之为缺,受之当觉有愧。
许多经典里都提到,佛弟子受人信施,如不好好修行,会有无量的罪过。如《毘尼母经》记载:「若不坐禅诵经,不营佛法僧事,受人信施,为施所堕。」
《法句譬喻经》也说:佛陀在世时,有位比丘,每天吃饱饭后,就回去睡觉,只图色身的舒适,不知精进修行。佛陀知道后,严厉地训诫他,并以他的前世因缘果报来开导:「过去维卫佛住世时,你就出过家,但是由于贪图利养,平时又不念经诵戒,不精进修行,后来你的神识便投生为牛马身上的虫,一过就是五万年,五万年过完了,又投生为螺丝蚌壳之类的水虫,和树木中的蠹虫……。如今,你好不容易受完罪业的果报,又出家作沙门,为什么还如此贪恋睡眠呢?」比丘听到自己的这段前生往事,又惭愧,又恐怖,五阴迷盖顿然消除,证得阿罗汉果位。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一生躬亲耕食,立下「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千古楷模,到了八十多岁,每天还到田里辛劳作务,弟子不忍心,于是将耕具藏起来,怀海禅师找不到工具做事,便不吃饭。所谓「不懈怠一日,不妄食一餐」。
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一般人饮食常犯有三种过失:
1.见到上品美食,或对能使身体强壮、皮肤光滑的食物就生起贪心。
2.对下品粗糙食物排斥瞋恨。
3.对不好不坏的中品食物,不加分辨,不知来处不易,便是愚痴。
饮食上如果产生上述的贪瞋痴三种心,会使自己堕落,应该警惕防患。另外,对于饮食,如果食之过多,不知节制,也会产生许多疾病。《佛说医经》说:「人得病有十因缘:一、久坐不卧,二、食无贷,三、忧愁……。」《尼乾子经》说:「人食太过时,身重懈怠,于现在与来世失大利,睡眠自受苦,又恼他人,又迷闷难寐,故应时筹量食物。」由是可知,饮食过量有多睡眠、多病、多婬、不能精进、多著世间享乐等五种罪过。过度饮食既然有如此多过患,我们实在应当多加注意,善予节制。
饮食贪多的另一个后遗症是「肥胖症」。过去波斯匿王便是由于贪著饮食而过份肥胖,甚至因为行动不便,呼吸困难,而焦急地请示佛陀如何减肥。 凡事以中道为宜,饮食也是如此。《阿含经》里记载:「若过份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调,使心壅塞,坐卧无安;又减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可见饮食适中是非常重要的。此外,用餐时我们要以慈悲喜舍的心来代替贪瞋痴等不净的心,才能真正吃得身心欢喜健康。
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组合而成的。经中说:「一大不调,百一病生;四大不调,四百四病同时俱生。」身体真正的大病,便是饥渴,所以经上说:「饥为第一病,饥苦难治,饥病而言,从生至终,永无暂息,余病不尔。」因此,饮食就如良药一般,能治疗形体饥渴的疾病。 《遗教经》说:「受诸饮食,当如服药……趣得支身,以除饥渴。如蜂采华,但取其味,不损色香。受人供养,趣自除恼,无得多求,坏其善心。」
《杂宝藏经》说:「是身如车,好恶无择,香油臭脂,等同调滑。」车子有油才能发动,身体也是如此,有了食物的滋养,生命才能延续,道业才能成办。所以饮食是重要的,只是不要在食物上起分别,就如车油,只要可以转动,不一定要求最高质量。又如穿衣服,目的在保暖,而不在质料的柔软舒适,颜色的华丽夺目与否。
五、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对色身的爱护,在《那先比丘经》里有这样的记载:「弥兰陀王问那先:『沙门宁能自爱其身不?』那先言:『沙门不自爱其身。』王言:『如令沙门不自爱其身者,何以故自消息卧欲得安温软?饮食欲得美善自护视何以故?』……那先言:『沙门亦如是,不爱其身,虽饮食,心不乐,不用作美,不用作好,不用作肌色,趣欲支身体,奉行佛经戒耳。』」
一般人常被欲望牵缚,对身体总是费尽心思地保养爱护。但是对修行人来说,饮食只是用来滋养四大假合的色身,《行事钞》卷下之二说:「为成道业观三种:一、为令身久住故,欲界之食,必假抟食,若无,不得久住,道缘无托故。二、为相续寿命,假此报身假命,成法身慧命故。三、为修戒定慧,伏灭烦恼故。」饮食是为了维系色身,借著四大假合的色身而成就真实的法身慧命,因此,不能起贪著。
有学僧问大珠慧海禅师:「什么是佛法大意?」大珠慧海禅师回答说:「吃饭睡觉。」学僧说:「平常人也会吃饭睡觉,又有何别意?」大珠说:「平常人吃饭,挑肥拣瘦,千般挑剔;平常人睡觉,反覆思惟,展转难眠。」
吃饭和睡觉自来就是佛门重要的修行,并且被定为五堂功课,许多的戒律、清规也绕著饮食的问题而设立。我们的身体每天在新陈代谢,每天行住坐卧的活动都在消耗能量,如果没有充份的饮食营养,生命便会枯竭而死,那里还谈得上修行办道呢?只是在接受饮食时,不可以用不清净的贪取心、瞋恚心、差别心、轻慢心去受食,去计较东西的好坏,拣别食物的精粗,而应该以惜福心、感恩心、精进心、平等心、惭愧心、忍耐心来接受供养。每餐进食前修持五观想,思惟自己的道业,便能享受天下的「千家饭」,而不曾咬住「一粒米」。
Tuesday, March 20, 2007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